信通配资 90亩横河无核黄皮压弯枝头!老农14年坚守迎来“黄金机遇”
“今年这90亩无核黄皮,挂果密得压弯了枝头!”盛夏时节信通配资,在横河镇石溪无核黄皮园里,56岁的谭海养笑着拨开枝叶,露出沉甸甸的果串,金灿灿的黄皮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。作为有着14年种植经验的老农户,他保守估计今年能收获5—6万斤。而更让他振奋的是,随着黄皮果、黄皮叶正式纳入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名录,这片果园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眼下,谭海养已开始筹划带动乡亲们共同绘制一幅“黄皮产业致富图”。
横河镇特色水果:无核黄皮
从餐饮跨界黄皮行家,14年摸索结出“致富果”
2012年,谭海养从“中国无核黄皮之乡”郁南县引进第一批无核黄皮苗,开启了边做餐饮边种果的日子。“前四年没有任何的收入,全靠餐馆的钱贴补肥料和人工,最艰难的时候连买农药都要精打细算。”他坦言,最初选择无核黄皮,正是看中其稀有性和潜力。
“那时我们这边还没人种植无核黄皮品种,我觉得稀有的品种就是有前途,而且管理起来比其他果树省心,价格也比较稳定。”靠着一股子韧劲信通配资,谭海养摸着石头过河,从不懂修剪、不会施肥的“门外汉”,变成了能精准把控挂果量、病虫害防治的“土专家”。
果园内的黄皮丰收
自2015年首次成熟挂果以来,黄皮果树长势喜人,今年的收成预计达5万—6万斤。此外,谭海养通过不断拓宽销售渠道,还搭上网络发展的“顺风车”,创新采用“预定采摘+线上邮寄”模式,每斤20元的售价颇受消费者欢迎,销路始终保持稳定。如今,他的果园已种有3000多棵无核黄皮树,还种了1000多棵专做陈皮的茶枝柑树,形成了“黄皮+陈皮”的立体种植格局。
乘势而上,深加工让“正气果”发挥更大价值
“黄皮是岭南‘正气果’信通配资,不仅鲜果美味,还能做冷饮、泡酒和熬膏,可以化痰止咳,特别适合现在经常熬夜的人。”谭海养对黄皮的价值了如指掌。早在几年前,他就尝试开发深加工产品,黄皮酒、黄皮膏每年制作3000瓶左右,均销售一空。
黄皮膏、黄皮酒等产品受消费者欢迎
今年,黄皮果、黄皮叶被纳入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名录的消息传来,让谭海养干劲更足。“官方明确了它的药用价值,这可是给我们吃了一颗‘定心丸’!”于是,他计划进一步扩大深加工规模,不仅要提升黄皮酒、黄皮膏的产量,还打算参考中药材标准优化制作工艺,“比如黄皮膏,以前凭经验熬,现在可以参考标准里的成分要求,做得更规范,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、更健康的产品。”
带动乡邻共富,展望“黄皮产业链”未来
“自己富不算富,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。”谭海养一直乐于分享种植经验。邻居曾因种年桔成本高、收益差而发愁,在他的建议下改种黄皮,先从500多棵开始。“我会把选苗、修剪、施肥的窍门都教给他们,大家‘抱团’,才能把产业做起来。”
黄皮果园航拍
谈及未来,谭海养眼中充满期待,希望能打响横河镇“石溪无核黄皮”的品牌。“郁南的全产业链能做到60亿元,咱们这儿虽然起步晚,但只要一起努力,把家乡品牌打响,将来肯定能追上。”他表示。
在政策红利与乡土智慧的碰撞下,谭海养的石溪无核黄皮园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这颗小小的黄皮果,不仅是农户手中的“致富果”,更有希望成为串联起产业、文化与乡村振兴的“黄金纽带”。
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倍悦网配资 喜报!广东这些同学荣获全国奖项
- 下一篇:没有了